我怀念那口古井
作者:麦田格黄熙茹 | 年级:小学五年级 | 时间:2018-11-02
乡间,老屋。一口古井静静躺在后院,任风雨和岁月打磨,发出灰色的光泽。
(文学语言。)
高处俯视,她就像大地妈妈的一只水汪汪的眼睛,纯净又明亮。又像大地妈妈的一瓶乳汁甘甜又滋润,养育着我。
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个孩子。当时我不觉得幸运,以为这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的灌溉,都是理所当然的。以为井边的戏水是理所当然的,以为水花溅起的珍珠是理所当然的。以为这袅袅的炊烟,夜晚的虫鸣,夕阳的残红都是理所当然的。当时天真的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这古井以及它周围的一切,永远都属于我。
(语言优美。)
古井由石头和水泥砌成,离地面有半米高,在它上方加制了木制的屋顶框架,架子上有固定的绳锁,绳锁的末端有挂钩。奶奶用大桶打水,我模仿着奶奶,把玩具塑料桶挂在挂钩上,转动手把,让它徐徐下降。贪玩时,我会让水桶在水面上打漂,发出“啪啪”的响声,我却“咯咯”地笑。
(细节刻画生动。)
我在这里学了打水,一路洒一路摇,摇响了我所的欢乐。
当时,我并不觉得这是一种幸运,真不觉得我内心的恬静快乐,有一半源自这古井的灌溉,并没有想过它古朴的命运将有怎样的变化。
带着它的滋养和包容,我走了,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,我的身体只流淌着它的乳汁。
我一直以为,只要我回头,它就属于我。
当我再次回到故乡,我愕然了,我再也看不到那口古井,老屋门前系着新锁,炊烟去哪了?饭香去哪了?笑声去哪了?
后来,我才明白,奶奶把房子卖了,老屋一直无人居住。
透过篱笆墙,看向古井,取代的却是一片荆棘。
这时候我才明白,这世间,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。<maitiange>
故乡的古井见证了“我”欢乐的时光,于“我”来说意义深刻。只可惜这世界没有永远属于我们的东西,譬如古井,譬如快乐。文章巧用对比,将得到又失去的那种怅然充分表现了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