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亲像万缕阳光,照亮我的路;母亲像一场春雨,滋润我的心。他们默默教给我,一卷卷为人处事的道理。
放学后,母亲带我走进地下通道。鞋子踩地的“啪啪”声与母女俩的谈笑突然被一阵笛声打断。这音色不好、笛音浑浊的乐声一听就不是专业人士所演奏的。想起他们肮脏的破布衣、凌乱的头发、好久不洗而黑黑的脸,我心中不免有些厌恶。“妈,又是叫花子啊!前几天新闻上还有乞丐微信可支付呢,一看就是骗人的。”我说着,笛声停顿了一下,母亲用责备的目光看了我一眼。我们继续往前走,只见是个老爷爷正在吹笛,背上还背了一个小婴儿。爷爷的黑白相间的杂乱发丝散在额前,眼边的皱纹仿佛要遮住他的双眼,那个小婴儿衣服已经打了很多补丁,脸有些消瘦,正趴在爷爷背上打瞌睡。在墙角处放着一些破烂的衣布,应该是他们全部的家当,我为自己先前的话感到后悔,正想着,母亲从手提包里掏出十元纸币,轻轻放入老爷爷面前的盒子里。
出了地下通道,母亲说:“你刚才怎么能那样说呢?那个爷爷是靠自己的技艺挣钱的,那个小宝宝才多大,就要到外面流浪,你们是多幸福,遇见乞丐不仅不帮助,还在一旁说起这种话,要存一颗善心对世界啊。”
爷爷奶奶年纪大了,在家里遥控不好电视机。一天晚上,我和爸妈正在家里休息,安静中,父亲的手机响了。“喂?”“喂,儿子,我们这个电视不知怎么又黑屏了。”“哦,”父亲立马就到门前换好鞋子,“好,我就来。”紧接着楼梯间传来急促的脚步。是的,对于爷爷奶奶的请求,父亲每次都是以最快的速度解决。还有一回,奶奶得了流感,住进了医院。父亲不管工作再忙,每天都要赶到医院,陪奶奶说说话。父亲会撸起袖子,端一盆热水给奶奶洗脚,还给奶奶讲笑话。奶奶笑着,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,像年轻了几岁,父亲也把自己逗乐了,陪奶奶一起笑着,工作的烦恼也被抛开了。后来奶奶回忆时,依旧呵呵笑着说:“临床的病友都羡慕我,说你有这么个好儿子,真享福哟。”
父亲和母亲都以自己的行动,默默感化、教育我,也使我懂得了对世间生灵都应心存善意,力所能及帮助需要帮助的人;对长辈应该孝顺、感恩他们的哺育。
父母是最朴素的人文,件件事,像小草一般,不起眼,却散发淡淡芳香,也留在我的心头,久久萦绕。
<maitiange>
本文语言虽然并不华丽,但却极为准确的生动,情感丰富而真实,读来津津有味。采用了大量的对话形式,使文章更显自然亲和,结尾点题,从这一件小事中“我”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东西,含蓄隽永,意味深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