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,总会变得苍老。生死轮回,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,但人心中那份永远的牵挂,是永不泯灭的……
——题记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又是一年清明节,打着雨伞,在一片细雨蒙蒙中,怀着庄重的心情,走在山间小路上,泥地上印出了一个又一个足印……
走到了太爷爷的墓前,按照惯例上了香,烧了纸钱,拜了几拜。然后就是一些每年都差不多的请求保佑的话语。
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山间,似乎还惊飞了几只鸟儿。在一片烟雾缭绕中,我的思绪回到了从前。
小时候过清明节时,总是不懂每年重复这些麻烦的事情是为什么,像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仪式。爸爸说,这是对死去的亲人的怀念和尊重。
“每个人都会死吗?”
“是的,每个人都有苍老和去世的时候。”爸爸回答。
“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来到这个世上?既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永远留住。”
“不,孩子,即使我们终会离开这个世界,但我们彼此的爱和牵挂,是永远的。”
随着鞭炮发出的最后一点声响,我也缓过了神。爸爸简单地收拾了一下残留的垃圾,说要带我们去看一位太奶奶。
这位太奶奶已经八十多高龄了,身体虽不算硬朗,有些小病小痛,但还是能够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。太爷爷已经去世多年,儿女们也似乎总是在城市忙于工作,已有几年没有回家,只有太奶奶一个人守着那座矮矮的土砖房。
来到太奶奶家时,已经接近傍晚了。雨,早已停了,红红的晚霞将天空撕开了几道口子,仿佛可以听到天空悲凉的叹息。我们将车子停在路旁,走到太奶奶家门口。爸爸朝里面唤了一声,太奶奶兴高采烈地颠簸着一双小脚出来迎接我们,她的脸上似乎被夕阳染上了几分红晕,眼角与额头上的笑纹更多了。
她搬来几条凳子,刚摆好了点心,又去给我们端茶倒水。爸爸忍不住说:“您老人家不用那么麻烦了,我们一会儿就回去了。”她听到这话,眼神黯淡了几分,脚步顿了一下,说:“没关系,哪有来做客不喝杯茶的道理!”看着那佝偻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走廊尽头,我想,也许这就是苍老吧。
倒好茶,太奶奶一直拉着我嘘寒问暖,学习、生活,以及她认为重要的一点一滴都问了个遍。末了,她又忍不住问了一句:“你们真的过一会儿就走吗?今晚就在这里住下吧,还有空房间呢。”说着就要起身。
妈妈连忙阻止,说道:“今天我们就不住这里了,我们有事,还要赶回去,下次吧。”
“那至少吃个晚饭吧。”
显然,这个简单的要求也得到了委婉的拒绝。看到太奶奶眼中熄灭的最后一丝希望的火苗,我有些不忍,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?有些事,真的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。想到太奶奶家简陋的房屋,我还是打消了在她家留宿的想法。
爸爸抬手看表,已经快六点了,便站起身:“我们准备回去吧。”太奶奶突然有些着急,让我们等一等,她从厨房拿了十几个鸡蛋和一小袋子青菜,说是自己种的,吃着放心。爸妈推辞着,因为我们知道,她总共就一只会下蛋的老母鸡和几亩薄田,加之人至高龄,每年收获的东西并不多。那十几个鸡蛋,大概已是全部吧。
她执意要给我们,力气大得惊人,连爸爸也没能劝得动她,只好收下,也叫她安心。
爸爸开动了车子,我看见她倚在门槛上,即便靠着门,她的背,也是弯的。两鬓的银丝被晚风吹动,在晚霞的映衬下更显苍老。她就一直坐在那儿,略显浑浊的眼看着我们的车渐行渐远。那,也许就是所谓的永远的牵挂吧。
眼眶,不禁湿润了……
每一次离别,都不知何时才会再相见。龙应台说:“所谓父母子女一场,就是看着他们渐行渐远。”其实,生活中任何人之间,都会渐行渐远,你终究会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一个消失。最后,你自己也要和这个世界说再见。
但,苍老也好,离别也罢,爱与牵挂,都会永存世间,每个人都是这样。
也许,“永远”永远战胜不了“苍老”,似乎“苍老”永远是以胜利者的姿态促使人们生命结束的那一个。但,即使永远是这样,“永远”也会以“爱”与“牵挂”的姿态,永存于尘世间。
当苍老遇上永远的时候,输赢早已在人们心中显现。
——后记
<maitiange>
文思泉涌,清丽优美,平淡的讲述中充满了力量与温馨。对人生的感悟将文章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