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田格

读《三国演义》有感

作者:麦田格罗丰  |  年级:初中一年级  |  时间:2018-09-11
【麦田读书】

到了第四学段(7-9年级),课纲开始明确要求小伙伴们“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”,对阅读和表达的要求提高到“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评价”“能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”,阅读与写作的关联性体现得更密切了。读后感这种写作形式是常见的,是议论文文体的一种,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。小作者这篇读后感,立意是亮点,很多人会说喜欢三国的英雄,因为他们英武睿智,但小作者却反向立意,说怀念三国是因为它的缺憾,材料能够体现立意,是不错的。有缺憾的美也能让人印象深刻,大家在其他话题的写作中也可以这么思考。书本里出现的人物很多,在材料的选取上可以选主角,也能选配角,例如《红楼梦》,写宝、黛、钗的何其多,但写紫鹃、小红、贾芸的相比之下就没那么多,这些次要人物的故事也值得一书。
给小作者,也是给小伙伴们的几点小建议:第一,可锤炼一下标题,加个更能集中体现文意的主标题,“读……有感”作副标题,与一堆相似的标题区分开来。第二,可围绕主题,在后文中适当加入《三国演义》之外的其他事例,正例反例各举几例,让材料更加丰满,节奏有起有伏,从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开去,可说的应该不少。第三,可在叙述中加入更多自己的感悟,在每个材料的开头或结尾用一句自己提炼出的话总结这段材料,叙论立足于书本,超脱于书本,与生活实际相关,与共通的道理相连,最后得出的结论才会更自然、有力、更深刻。
读后感不等于书籍梗概,重在“感”,但“感”是从“读”中得到的。所以大家要有对文章内容的概述,落脚点要放在议论上,这一点要特别提醒大家,在平时的阅读中,注意做读书笔记,把自己的想法随时记下来,这样是梳理思路的过程,也是积累素材的过程,写起读后感来会更加得心应手。小学高年级与初中的小伙伴,在读后感的训练中应更加注意批判性思维;小学低年级的小伙伴,能够在读后感中把故事复述出来,把好的词语记下来,能够表达自己的简单感受即可;小学中年级的小伙伴写读后感,能够联系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来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即可。说了那么多要注意的,是不是读后感就一定要正儿八经像个小大人呢?不是的,你的语言可以美,也可以有趣,可以正经,也可以活泼,尤其小学中低年级的小伙伴,你自己的话有就很有这个年龄段的特点,例如低年级“真羡慕杨歌有一个可以装在口袋里的爸爸,我也想要一瓶魔力药水,把妈妈变成拇指大小,然后我就是家里的小大人了,妈妈得听我的安排。这样,妈妈就不用上班,能每天被装进我的书包里跟着我去上学,认识我的好朋友和老师,去我的家长会,再也不能说工作忙没时间啦。”这样的表达也是会被鼓励的。

指导名师:李卓老师
-点评时间:2018-09-11
不满意这篇习作?
关于三国演义的创作
罗丰
关于读后感的创作
熊思彤
陈泰之
罗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