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田格

我怀念那缕炊烟

作者:麦田格长郡双语-黄哲仪  |  年级:初中一年级  |  时间:2018-07-27
远远的看,它就像一面灰色的旗帜,飘扬在风雨中,任随沧海桑田而变化。
  
  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眼睛。当时我不觉得幸运,以为这颜色,这渐渐飘散的芳香,这白雾般的朦胧与温暖都是理所当然的,以为这茂密的草丛是理所当然的,杨柳随风摇摆的柳絮是理所当然的,树林里黄鹂百灵的欢快歌唱是理所当然的,炊烟下屋里的美味佳肴和屋外的家常闲聊是理所当然的。当时天真懵懂的我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:这炊烟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,理所当然属于我们
  
  我和邻居家的伙伴一起在潭里抓蝌蚪,在右桥上丢石子,比谁溅起的水花大,在岸边泼水,浑身湿透。夕阳染红了半边天,而另一边是蓝色的,正数第二栋房子上开起了袅袅炊烟,我知道我要回家了。
  
  过年时分,出门放烟花,炊烟还是不断——别人家的,自己家的交织成了满满的年味,叔叔阿姨发压岁钱时,我总是毫不矫情的收下,再报以一个大大的笑脸。外婆找来相机拍照,照片上的红袍小人儿笑得灿烂,后面是热闹的炊烟。下雨天,我满脚的泥就踏进了屋中,面条的独特小麦香漂漂荡荡撞进心房,勾出馋虫,肚子直叫。飘渺的炊烟,在蒙蒙细雨中打个圈,冲到了灰白色的忧郁的天空中。我循着香气走进厨房,我是行走的美味的梦。
  
  我在炊烟飘进的树林里抚一把古琴。安静的夜里,未曾放下那炊烟的独特,也未曾想过,它会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离我而去。我独自向身后的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弹奏,仿佛那袅袅炊烟,伴随着流淌的琴声和倾泻下来的月光,在我的静脉里静静流淌。
  
  带着那缕记忆里的炊烟,我充满希望的走了。走到哪里,就将它带到哪里,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眼睛,与它一同看尽天下风景。
  
  我一直认为它会在那个地方一直等我回家。
  
  过年回家,我愕然了。我再也看不到那缕炊烟。眼前望见的是一片废墟,块块砖瓦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,默默诉说着沧桑;茂密的草丛,门前柳絮纷飞的杨柳,林间回荡的婉转歌声都已消失。废墟中,有人在依依不舍,有人在放声痛哭;三五个小孩在踢些小石子,一颗小石子飞上天空,几双眼睛一齐向上,望着那空荡荡的天空和那荡然无存的旧时光。
  
  几年后一块块砖头砌成的平房会被高楼大厦所取代,缕缕炊烟将被神奇的抽油烟机取代,户户农村人民的手牵手、心连心被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电线,它们横七竖八的交织成大网,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。
  
  这时我才真正明白,这世间除了自己,没有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;这时代除了故乡,没有永远的回眸和热切的期盼
  
  我,该怎样寻回记忆深处的那缕炊烟?<maitiange>

那一缕炊烟,是我们无忧无虑的年少时光,是故乡的一花一木,也是记忆最深处的留恋,以炊烟象征孩童时代的天真,寓意深刻,文字优美,语言流畅,切合题意,中心突出,内容充实,不失为一篇佳作。

-点评时间:2018-07-27
不满意这篇习作?
关于麦田格2018年暑假学生佳作的创作
湘郡培粹-彭奎皓
中雅培粹-胡伊静
砂子塘小学-吕梵尘
邵阳二中-郑筑蓉
长郡郡维-刘芳彤
中雅培粹-鲁少堃
育新小学-唐圆舒
长郡双语-黄哲仪
关于炊烟的创作
长郡双语-黄哲仪
关于怀念的创作
卢小亮
李一苇
长郡双语-黄哲仪
丰健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