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手台前,是爸爸在用剃须刀刮胡子的身影,看着那把剃须刀,我又用手摸了摸下巴上的疤痕,又忆起了曾经的童稚,笑出了声。
大概是两三岁的时候,那会儿的我最是好奇心旺盛。总是在家人身后冒出个圆乎乎的脑袋,眼睛珠子滑溜溜地观察家人在做什么。待他们一走,就立马跑出来,有模有样地学起来。家人们也总拿我这些事情跟邻居说笑,只不过有一次模仿,惹得街坊邻居们哭笑不得。
“呀咿呀,刮胡子!刮胡子!”看着爸爸拿把剃须刀在下巴上下刮动,左刮刮,右刮刮,不知从哪冒出的白沫,从下巴蔓延至半边脸,活像一个圣诞老人。看着这些神奇的景象,我脑瓜子呼啦一转,一个大胆的想法油然而生。“刮胡子!刮胡子!”我举起两只白柱子似的胖手胡乱挥起来。爸爸见状,用大而粗糙的双手摸了摸我的头:“乖,别闹,爸爸还要上班,待在家里听婆婆的话,记住别动那个剃须刀。”我乖乖地点了点头。
爸爸前脚刚关上门,后脚我就行动起来,这剃须刀我觊觎已久,怎么可能因爸爸一句话就善罢甘休呢?
我小心地踮起步子,搬走客厅的椅子,生怕惊醒沉睡的婆婆。椅子虽小,但对于两岁的我,却像一座大山,压得我喘不过气。“嘿咻嘿咻”我小心嘀咕,为自己打气。终于我把椅子搬到了洗手台前,左一脚,右一脚,踏了上去。小小的我就算站椅子上,却还是显得那么瘦小。小手往上伸,只能勉强够到柜子的边边。好不容易踩上椅子,一蹦一跳,终于拿到了剃须刀。
我在镜子前,左照照,右照照,拿起剃须刀,模仿爸爸的样子往脸上刮。果然,下巴上有一道血淋淋的长痕,红得刺眼,宛如雪地里的一树梅花,使我吓得一跳。为什么是红沫不是白沫沫啊?此时的我已经顾不了疼痛,慌忙地又在下巴上刮了几刀,还是红沫沫。就在我准备再刮一刀的时候,婆婆赶了过来:“臭宝,在干嘛……你——你快放下,怎么流了血啊?”
“爸爸平常也是这样刮的!”
“诶哟,我的小心肝,你爸爸有胡子,你没有啊!”婆婆连忙拿起绷带包扎起来。
父母回来知道这件事后,也都哭笑不得……
童真的时光渐渐远去了,如今,我摸摸下巴上的疤痕,笑意又浮现于嘴角。那道痕就像是童年时代的标签,象征着儿时懵懂,每每忆起,依旧有快乐的滋味,纯真如蓝天上飘走的白云,细腻柔软,让人永远怀念。
那道疤痕,会一直存在于我的记忆,提醒我,永远保持童真的美好。
<maitiange>
有趣的儿时经历,活泼的语言表达,轻松诙谐的讲述风格,这个故事读来听来都让人嘴角上扬,是很可爱的故事哦!希望纯真的你,即使长大,也像现在这样,不忘向童真致以最真挚的暖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