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当大人们谈论起我小时候,我都会讪笑着离开,因为这些事,大都与我之前的冲动有关。
有时跟爸爸妈妈吵架,一不小心说了难听的话,却在门后悄悄地后悔。
有时跟很要好的朋友,因一点小事而动了手,两人谁也不理谁,一天后,想道歉,却怎么也磨不开面子。
其实也不是没脑子,每次冲动之后,都立下了要改掉这个坏习惯的誓言。可每次,事情发生后,依旧会头脑一热,直到十岁那年……
那年,一个乌云密布的冬天,我正坐在寒冷的教室里,听着窗外与我作对似的雨声与吵闹的喧哗声。忽然,一个格外响亮的声音传进了我的耳朵,我转头一看,原来是我们班的侯欣辰同学。许是终于等到了家人来接他,他正张开双臂,边大喊:“姨妈——”,边朝我跑来。我准是吓了一跳,又也许是我本身就不喜欢这寒冷的冬天,再加上那天下雨,我本能地用力把侯欣辰推开了。好巧不巧的事情发生了,侯欣辰的头不偏不倚地撞在了桌角上。一个同学立马跑去了办公室,结果可想而知:我被刘老师喊了出去。
我坐在老师的办公桌旁边,头快低到地上去了,手不停地揉捏衣角,等着听刘老师的训话。这时,刘老师开口了:“没事,别紧张,老师只是想对你说,你在说出每句话,做每一件事情前,应该先想想后果再做,这对你是没有坏处的。”我惊讶地抬起了头,刘老师那温和的目光洒在了我的脸上,就像冬日的一抹暖阳,无比温暖、温柔。
从此以后,每当我做一件事之前,老师的那句话总是在我耳畔响起,而老师温柔的目光,也在我期末当成三好学生的那一天再次出现。
后来,总有同学问我是怎么转变的。我总会神秘又骄傲地说:“因为我有一把成长的钥匙!”这把钥匙,就是老师的悉心教导,就像再黑暗的路,有路灯的照耀,也会清晰明了,再冲动的小孩,有老师的教导来指引,也会成为三思而后行的君子。
<maitiange>
包容、耐心、启发……愿孩子们每一次的成长都有温柔且智慧的老师护航。也谢谢小作者的真诚分享,全篇内容丰富且详略得当,末尾的情感总结也让稿件有了自己的表达主题。继续加油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