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开诗词的长河,一首首优美而又附带悲伤的诗句映入眼帘,我看到了诗人们与明月的故事。
唐朝诗人李白,他坐在床边,一丝丝皎洁的月光洒在床头,好似起了一层薄薄的银霜,梦幻般的感觉立刻散开,环绕着整个房间。他不禁抬起了头,看着如玉盘一样的月亮,思乡之情顿时充满心海,他脱口而出: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,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满腔的思乡之情只能宣泄于此。
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,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?”这就是苏轼在中秋节时吟唱的千古名句。这天中秋节,他独自来到亭子里,拿起酒杯给自己倒了一杯,坐下来想象对面的是自己的弟弟,给对面的空杯子倒上酒。抬起头看着天上的明月,叹口气,对着对面的空气一举杯,一饮而尽。此时中秋月明处处能体现他的悲伤,他的愁情,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思念......
宋朝才女李清照在月光之下轻轻地、慢慢地带着悲伤念道:“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”她双目微闭,早已没了以前的高贵华丽。散开的头发在微风中微微摆动。
诗人们创造的一首首诗句让人惊叹,让人赞美。我也看到了诗人们的愁情。
<maitiange>
围绕明月和愁情,站在第三者的角度,将诗人吟诗的场景进行了还原,让人身临其境,感叹于诗人的愁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