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月几时有
作者:麦田格王乐杰 | 年级:小学四年级 | 时间:2018-08-10
遥望明月,记忆中,一位小孩在月光下乘凉,吟诵着“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。”
遥望明月,忽闻古寺中传出的钟声,看见了卧在客船中的失意之人张继。
遥望明月,恍惚见苏子瞻起舞弄清影,酒从杯中溢满开来,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”
……
(排比句式开头,节奏和谐,感情洋溢。)
中秋节,家家户户团团圆圆,但唯独诗人漂泊在外。
诗人倚靠窗前,把酒温了温,慢慢地倒入杯中,酒从杯中溢满开来,诗人坐在窗前独酌一杯,面颊绯红的诗人仿佛看见了弟弟,于是招呼他下棋。习习微风拂过,那人却不见踪影,诗人揉揉眼睛,自嘲的轻笑,无奈却只能举杯遥问青天……
(加入细节描写,“月下独酌”的孤独者形象跃然于纸上。)
不知道天上现在是何年何月,此刻,诗人只想化作一缕清风,上天宫看看,又觉得那用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太寒冷,摇了摇头,低头沉吟,恐怕自己也承受不住吧。
诗人拔剑出鞘,剑在月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。诗人带着微微醉意,挥舞着剑,尽情尽兴,但是,挥之不去的是对弟弟的思念、想念。
月亮辗转腾挪,穿过了朱红色的阁楼,倚在雕花的窗户上,照着不眠人。
明月,你对人们有什么恨意?为什么在人们分别的时候你才这么圆满?
算了,人的悲欢离合,月的阴晴圆缺,这些事都是无法控制的,从古至今都是这样,没有例外。只希望人能健康、平安地活着,即使相隔千里,也能共赏一轮明月。
(情感态度自然发生转变,升华主题。)
<maitiange>
文章中开篇引用“遥望明月”的排比,结合原诗句意境简单勾勒,引用诗句,积累丰富。文中详细描写了词人月下独酌的场景,加入了动作描写等细节,表达了词人对弟弟的思念和对明月的向往喜爱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