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到深秋的最后一片枯黄落叶如蝴蝶般落下,等到风的最后一区交响乐吹奏结束,又等到那金黄的小麦把一年的“汗水”交给农民伯伯时,人们才结束了丰收之秋,迎来了洁白之冬。
风雨送春归,飞雪迎春到。
刚刚的秋雨还未打点完行李,冬天那雪白的雪花却已不能再等。趁冬姐姐不注意时,自己从天上的云朵上,伴着寒风的小令,跳着欢悦的舞蹈,飞到城市的各处角落中安了家。
不过多时,原本的大地被细心的雪花盖上了层厚厚的鸭绒被。我想:大地在被子下肯定睡得很甜,很香。我还依稀猜到她做的梦了呢!我猜:她定是在梦着到初春时,自己的宝宝们从雪被中蹦出他们绿色脑袋的情景。
这不,连大树哥哥们都披上了雪白的西服,从树上倒掉挂下来的冰倒像树哥哥们西服上的流苏,一个个晶莹透亮,好不惹人喜爱!就像是上天专门赐于它的冬季装饰品似的。
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
冒雪归乡。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时,村子中一片红火。我便跑出家门,忽然发现在墙角中,有一片红开得正旺,但这红却和村子里的红不一样,这是大自然的红。这一朵朵小花可不引人注意,但却十分精致:小红花的花瓣有如小樱桃般整整齐齐地摆好,中间金黄色花茎又嫩又软,仔细凑近她闻闻,仍有一丝丝清香。
这香却不如玫瑰那样浓烈,又不如牡丹的娇艳,还不如桂花般清纯。它只是一丝很淡很淡的香气,充满了古典与优雅,就跟腊梅原本的样子与精神,让人惊于他们的天造地设。
令我最喜爱她的,便于她的有美而不骄。我愿引用毛主席在《卜算子·咏梅》的一名话来歌颂她: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。梅,虽生长于严寒,却从未有一句抱怨,而是在冬天中为人们在漫天飞雪中提供一丝靓丽。默默无闻,做冬的守护天使。
即使在现在,我仍不会忘记那一阵红如血的梅花雨,扑落在大地上,好像一席红毯,惊艳四方……
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。
冬天漫步于山林之中,原原先苍翠欲滴的山绿,已被冬姐姐用奇妙的画笔染成了雪般白的色彩。原先鸟呜不断的大山,已安静下来,走了许久,却没碰到一个人影。原来,在冬天,大山也是处远离世俗,返璞归真的好地方啊!
走着,走着,便觅到一处竹林。我走累了,便靠着棵绿竹,坐下来歇息。微微抬起头,在山顶映入眼帘的一片苍翠,真是“岁寒知松柏”。再望望眼下的竹林,又思起了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”山下腊梅依旧那么红。
的确,在这如此寒冷的冬天,谁又能如“岁寒三友”般如此傲然地迎接风雪呢?
“噢,西风啊!如果冬天来了,春天还会远吗?”很多人也许会沉醉在春的莺歌燕舞,姹紫嫣红,会沉醉在夏的柳绿花香,绿树茵茵,秋的丰收之望,麦子之香。而我,愿醉在苍凉之美,白雪茫茫的冬里。
我愿如腊梅般,守护我沉醉的冬,做冬的守护天使!
以“岁寒三友”来展现冬天的姿态,立意深刻,主题鲜明。景色描写细腻优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