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年级学生如何修改自己的习作?——段达

麦田格    2018-11-14

 

麦田格语言艺术

关注

让每个孩子自信表达

 

文 / 段达老师
 

鲁迅曾说过:“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,是改出来的。”

杜甫也曾说过:“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”

四大名著之一的《红楼梦》也是批阅十载,增删五次。

可见,孩子们的习作必定少不了“修改”这一步。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修改作文的三大法宝:

 

一、开头——好的开头,只能用在“这一篇”,而不能用在“那一篇”。必须是为此篇文章量身定做的、独一无二的。

举例:

 童年就如同一杯珍藏深窖的美酒,令人回味无穷。现在,我愿意取出一些,和大家一起“品尝”我的童年。

小时候,我不喜欢上幼儿园,第一次去,还是流着眼泪、鼻涕,被大人拖去的。

评析:

这个开头是不是适用于《童年》《童年的日子》《令人难忘的童年》等标题的作文?类似于这样的句子,孩子们都很喜欢用,如:“童年是一个漂流瓶,它装载着我许多美好的愿望。童年是一本日记,它记录着我许多难忘的回忆。翻开一页日记,取出一个回忆,请你和我一起分享。”等等。那么这样的开头还是独一无二的吗?肯定不是了,所以不如直接用第二段开头,“流着眼泪、鼻涕,被大人拖去”这样的语句更吸引读者,因为这才是独一无二的。所以,作文,要把最有情趣、最有吸引力、最有爆炸性、最有哲理性的、最有反抗性的话,放到前面来。

 

二、结尾——砍掉多余的尾巴

孩子们现在写文章最喜欢用总分总结构,最后结尾时总会写出这样的句子:

通过练自行车,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有决心才能做好。

通过这件事,我学会了做什么事都要速度,要准确,不能马虎。

通过这件事,我知道做任何的事情都要有信心,不怕困难,到时候事情都会迎刃而解。

这次参加团体操表演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,大家团结协作、不怕吃苦,坚持到底才能有今天的好成绩。

……

这样的结尾既千篇一律又显得累赘。如果让你的文章留有余地,有时候故意把要讲的话隐藏起来,让读者自己去发现,会不会更好呢?

举例:

听了这句话,我的脸不由自主地红了起来……

我望着老奶奶离去的身影,心里很酸。

    

三、正文——让文字保持干净

不少同学写作时喜欢写废话,导致文章冗长而啰嗦,从批改他们的习作中,我简单总结了这十个可以修改的小毛病:
 

1:“然后”病

今天学炒菜,我先洗了西红柿,然后切成丁,然后打个蛋,然后搅拌一下,然后准备倒油……

评析:95%以上的“然后”都可以删掉。用于描写事情先后顺序的词有:然后、接着、后来、此后,只用然后过于乏味。


2:“开始”病

一开始我只是想看姐姐学骑车,没想到她却硬要教我学骑车,一开始我以为我会很轻松学会,但是没想到……

评析:“开始”和“然后”狼狈为奸,制造出了可怕的语言垃圾。


3:“我想”病

我想完了完了,今天回去肯定挨揍了!

评析:翻翻自己的作文本,有多少“我”是不必出现的。


4:“我”病

我开心极了,一路小跑,因为我今天帮助了一位老奶奶,真好。

评析:写心里想法,怕别人读不懂,在写之前,加上“我想”“我心里想”“我一边走一边想”。我们的作文,主要是写自己的故事。自己的故事,大都用第一人称。第一人称的作文,只能有我想,不可能有“他想”。


5、“连词”病

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、赤着双脚的工人,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洒下盐巴,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,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……

评析:写“学做饭”“学做菜”“学拖地”“学骑车”“学游泳”等事情,容易“先什么什么”“再什么”“接着什么什么”“最后什么什么”……连词的使用固然很规范,但实际上用不着。


6、 “……的时候”的病

临近期末的时候,好消息传来了。

他回来找我“报仇”的时候,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闪人。

就在上个星期天的时候,我不小心拐了一下脚。

四年级时,我们都很厌恶数学……

评析:“……的时候”太多,文字累赘,删去之后看看意思是否有变化。


7、“时间”的病

今天,试卷发下来了,两个鲜红的数字映入眼帘,我揉了揉眼睛,不敢相信这是真的,人一下子呆掉了,84分,天哪!

评析:我们常讲记叙文“四要素”: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情节。“四要素”的第一个要素就是“时间”。写作文,万万不能离开时间,不写“今天”,就要写“星期三”“星期四”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95%的事情,都不需要点明时间,哪有那么多大事件,非得点出那个日子呢。虽然我们的语文课本里的很多课文内容都是特殊事件,特殊故事,它需要点明“时间”,但其实在大家平时的习作中没有时间的开头,往往会更干净、更简练、更有冲击力,不信你可以试试看。


8、“长着”的病

她长着一张瓜子脸,一张樱桃似的小嘴,一副惹人喜爱的样子。


9、“在”的病

在路上,遇到了教我们英语的丁老师。

在校园里,梧桐树叶像蝴蝶一样落下来 ,我弯下腰捡了一片。


10、“大话”的病

有几个同学说:“我们要也要向她学习,学习她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”。

你看,陈伯伯的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?

……

 

以上分享给大家的三大法宝分别从文章开头、结尾和正文部分入手,如果同学们在写作时养成修改的好习惯,文章会变得更干净更精简哦!

    

 

本文作者:段达老师

师范大学科班出身 7年教学经验 麦田格教学副总监 麦田格教育研究院导师 多次参与公立学校“同课异构”教研 湖南教育电视台特邀讲师 教师语录:爱,是教育的源泉

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