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麦田格语言艺术 |
关注 |
让每个孩子自信表达
|
黄其:2018年新初一分班考试作文解析
真题一
附:《白桦林的低语》(作者:刘心武)
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,我一直怀念着你。
那森林边的草地上,野牡丹和野百合开过了,现在是什么样的野花在怒放?我的思念越过蜿蜒曲折的小溪,升到高高的冈峦上。在塔亭般的瞭望楼里,我要同你一起倚窗外望……
窗下是茫茫林海,随着山峦起伏,绣出层层叠叠、浓浓淡淡的绿浪。紧靠着瞭望楼是一片白桦林。银白的树干,灰绿的树冠,随着阵阵山风,摇曳着身躯和手臂,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……
看林人啊,我的兄长,我们在那了瞭望楼上只相聚了几个小时,但林业工人那颗纯洁的心,却永远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。
你有烟瘾,但在岗位上,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、一根火柴棒。不错,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,但你给自己规定:每两小时喝一口,绝不违章。你不带书报,不是你不爱看,而是你的双眼必须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——哪怕是一缕淡淡的细烟,也不能忽略轻放!你带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,但除了收听天气预报,你甚至不去收听最喜爱的歌曲,因为你的双耳必须随时捕捉远近异常的音响―——哪怕有人偷伐一棵小树,你也不能将他原谅!
我问你:“寂寞吗?”你笑了,笑得那么爽朗,那么豪壮。你教我从各种鸟鸣中听出旋律,你教我从各种树姿中产生联想。你对我说:“森林是大地的绿毯,我们要把这厚厚的绿毯,一直铺到北京城的边上!”
怀念你啊,看林人!自从分别后,我又走过了那么多地方,你却日复一日,同你的伙伴们倒班守望在那同一塔亭上。四面风来时,塔亭里发出轰轰的震响。你一定还在睁大双眼,警惕着邪火出现的征象。在默默的思念中,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,你那样的目光……
白桦林该还在向你絮絮低语,你该还在用专注的神情同他们倾诉衷肠。在白桦林的低语中,愿你听到我的声音――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,如一滴雨,如一片雪,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!
【真题放送】作者在《白桦林的低语》文中,记录了自己印象深刻的所见所闻,结合表达所思所感,使“看林人”美好形象跃然纸上。请写你生活中见到的一位印象深刻的人物,运用描写人物外貌、动作、神态、语言等方法,表现人物的特点,将自己的感受或思考写下来。题目自拟。
作文解析
1、选人
这是一篇典型的通过事情来写人的文章,所以第一步,自然是确定我们文章的主角,即选定要描写的人物。
题目中要求选择“你生活中见到的一位印象深刻的人物”,这意味我们不能去选那些“书中的人物”,而是要写你亲身经历的事情,你亲眼看到的人。那么,自己的亲人,朋友可不可以呢?我觉得最好不要,用“生活中见到的一位”来形容亲人朋友,是个很奇怪的说法,也并非出题人的意图。
我们需要将视线从学校和家庭两个熟悉的地方离开,看向更大的范围。如果我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,一颗善于感悟的心,很容易从生活中去发现那一个个值得描摹的人物。越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平凡小人物,越是你的写作的绝佳素材。
当你行走在夕阳余晖里,穿梭在繁华的都市中时,有汗流浃背光着膀子提着饭盒向工棚走去的民工;有高大建筑外墙上悬在一根绳上擦拭玻璃的“蜘蛛人”;
当你漫步热闹而古老的小巷,有点一盏灯做一杆称,不差一毫一厘的打称老师傅;有生意再好,却坚持一天只做三十个糯米青团的小摊贩;
当你开启一段愉快的旅行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时,也许有吉普赛歌手蹲坐在教堂的阴影下,跟着钟声一起弹唱,起舞;也许在那古城墙下有一位抚墙而过轻轻叹息的老人……
打开你头顶的雷达,随时关注你走过的每一寸地方吧,那里藏着许许多多的写作素材。有太多触动我们心灵的人和事,等待着你的眼睛和你的笔。
2、选事
何谓“印象深刻“?还是得通过事情来体现。怎样的事情会让你印象深刻呢?一个碰瓷的人,一个骂街的人,一个无理取闹的人,一个拥有丑恶嘴脸的人同样让人印象深刻,但这一定不是出题人想要我们描绘的,我们也无需洋洋洒洒几百字只为了写出一篇”猎奇“的文章,对吗?还是要像题目所言,去选择那些能展现”美好形象“的事情。什么是”美好的形象“呢?对这个的定义,其实就确定了我们在选择”事“时的走向。
在清晨便静静地,默默地让城市焕然一新的那抹橘红色身影让我们印象深刻;
顶着烈日,在最热闹的路口,指挥着交通的身影让我们印象深刻;
悬着一根绳子擦拭玻璃,为这个城市的现代摩登添砖加瓦的身影让我们印象深刻……
这些无私、奉献的人,当得起“美好”这个词。不过,我们需要注意的是,“美好”并不仅限于此。
清晨白雾袅袅的蒸笼后揉面团的师傅,小巷拐角敲敲打打的补鞋匠,从不敢差一分一毫的打称师傅,他们的“美好”在于专业;
咖啡馆的玻璃后看书的女孩,那个在街角榕树下低着头专心吃着句子的老人,那个裤腿上沾满泥巴坐在马路牙子上看书的老人,他们的“美好”在于认真;
那个在橘子洲头看烟花的拾荒者,告诉我什么是对美的追寻;
那个在教堂下和着钟声歌唱舞蹈的吉普赛流浪艺人,告诉我什么是生命的力量;
那个夕阳下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伴漫步江边的老人,告诉我什么是爱
……
这些人都让人印象深刻,这些人都担得起“美好”这个词。当你意识到这一点,你在选人和选事的时候,思路一定会开阔很多!
3、行文
题目中明确指出要对人物的“外貌、动作、神态、语言”等进行刻画,这意味着在文中要用一定的篇幅对人物进行细节描绘,不要光顾着讲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,而忘了在关键的地方停留下来,对那双手,那双眼睛,那段歌声,那衣服上的褶皱或是嘴角扬起的一抹笑等细节进行细致地刻画,从而凸显人物特点。
一个人物的出现不可能是从天而降或是无中生有,一定是在一定的环境之中,因此,在行文时一定要注意环境的勾勒,画面的描绘,为人物的登场铺设一段合适的环境描写。这样,更能让读者置身其中,身临其境,从而跟着你的文字,被你传达的情感所打动。
真题二
【真题放送】我们告别了小学课堂,其间一定有不少课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。请你选择某学科的一堂有特点的课,把课堂的过程与情形写具体,写出自己的感受与体会。题目自拟。
作文解析
回忆小学生活,我们有很多角度,纯真而深厚的友情,严厉而充满爱的老师,或是校园美丽的风景。但今天这个题目,切入点非常小,而且也很独特,让我们去选择一堂有特点的课。这个点,很新颖,但也有一定的难度。主要难在,到底选择一堂怎样的课来写一写。到底什么样的课是难忘的,什么样的课是有特点的呢?希望老师以下的几个切入点,会给你一些启发,唤醒你的一些记忆——
1、形式别开生面一堂作文课,老师直接把你们拉出了教室,来到了操场外,去观察一片叶子的飘落,让你们写一篇文章叫《生命 生命》;或者,为了让你们学会动作描写,老师竟然真的在班上举行了 一场包饺子比赛,你至今仍记得那飞扬的面粉,和同学们变着花脸猫的笑脸;
一堂数学课,老师让你们扮演银行柜员和普通市民,带着不同面额的“纸币”,去存钱、投资,就在这样的互动中明白了银行的利率、存款方式等等平日难解的题目;
一堂科学课,老师也许带你们自制潜望镜,或是教你们检测真假蜂蜜,识别西瓜甜不甜,榴莲肉饱不饱满等等,浓浓的生活气息,让你简直成了一个生活小能手。
……
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吸收知识,很多课老师都会花上不少心思,这些别开生面的课程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,难道不值得好好写一写吗?
2、内容触动人心
有的课,不见得形式多么的出彩、新颖,真正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你所学到的,所收获到的。
也许,那堂课老师放了一部纪录片,关于那些已经灭绝或者濒临灭绝的生物,让你明白“环保”这件事情,并不只是说说而已;
也许,那堂课老师让你肚子上绑着一袋大米,让你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艰辛,让你突然能够理解妈妈的一切唠叨和啰嗦;
也许,那堂课老师让你在纸上写下你难以割舍的二十个人的名字,然后一个一个地划掉“剩下的里面最不重要的人”,每划一笔,都像是在你的心上割一刀,你似乎渐渐明白生命的意义,还有珍惜的重要性;
那堂课教会你的,也许会让你受用一生,值得你用文字记录。
3、讲课的那个人
有时候,那堂课讲了什么,或是发生在什么时候,你已经记不清了,但你仍记得给你讲课的那个人,那天他/她在讲台上的样子,你仍然记得。
作家张晓风也曾讲过两个她印象深刻的老师。
“那一年,我读小学二年级。有一个女老师,她教过我们些什么,我完全没有印象。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,一位同学举手问她“挖”字该怎么写。她想了一下,说:“这个字我不会写,你们谁会?”我兴奋地站起来,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。那天,放学的时候,她向全班同学说:“我真高兴。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,我要谢谢这位同学。”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肋下生翅一般——我平生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。那以后,我遇见无数学者,他们尊严而高贵,似乎无所不知。但他们教给我的,远不及那个女老师多。她的谦逊,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,使我突然间长大了。”
“那年7月,当我们赶到联考考场的时候,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,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在考场上出现,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。接着,他蹲在泥地上,捡了一块碎石子,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。我焦急地听着,似乎从未那么心领神会过。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,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利的彩笔。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注解之外了解了“君子谋道”的精神。”
我们常说,教育是“用生命影响生命”,所谓言传身教,大抵如此。真正让你印象深刻的,并非是他/她讲的内容,而是他这个人。
那一天,老师讲着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,讲着讲着,突然不说话,忘我得出了神,呆呆地看着窗外,他的目光似乎也去到了那个落英缤纷、阡陌交通的桃花源;
那一天,语文老师讲起闻一多,突然哽咽不说话,眼角的泪顺着脸颊滑落,全班突然安静;
那一天,他穿着长款风衣,说中午喝了点酒,借着酒壮胆,给我们讲起了金庸,微醺的样子就像金庸笔下的侠之大者,我早已忘了他讲的内容,但那份潇洒、洒脱的气质影响我至今;
课堂上突然而来的安静,老师不明所以的出神,突然唱起的一首歌,或是一声轻轻的叹息等等,这些小小的细节背后,有时候比大段大段的滔滔不绝来得更震撼人心。
三个思路,希望能够唤醒你的记忆,让写作素材在你的脑中奔涌。在行文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,笔墨应该放在对这堂课的描写上,去描写课堂的场面,老师的举止言行,课堂的反应以及你的感受。这堂课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哪里,那么就把笔墨用在哪里。